服务热线 0755-85275319
![]() |
|
医药危废的危害
医药废物具有毒性、易燃性、腐蚀性、化学反应性、感染性等危害特性,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、病源微生物等能够诱发呼吸道疾病、癌症等多种恶性病变,同时也会通过环境介质对大气、土壤、水等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生态变化,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。
废药物、药品随意丢弃可能会发生化学性污染和生态污染,危害人体健康,尤其是一些特殊性质的药品,如青霉素,如果自行处理,防护不当或者散发到空气中,可能会导致环境菌的变异及耐药菌的产生;粉针剂药品则会造成皮肤溃烂等。
医药危废的处置方式
目前,我国危废处置利用单位针对医药废物和废药物、药品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等,以减少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。
医药废物集中焚烧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,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,还可利用废热,节约资源。但是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费用高,运行成本大,因此,我们应当对人口集中、医院集中的地区实行集中焚烧处理;对人口相对分散、医院相对分散的地区应用区域焚烧,即分片设置焚烧点。
卫生填埋法是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,其原理是将垃圾埋入地下,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,使之分解为无害的物质。医疗废物的填埋系统如果没有防渗措施,各种有毒物质、病原体、放射性物质等会随雨水渗入土壤,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危及人类健康。因此,卫生填埋场需经过科学的选址,并用粘土、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铺设防渗层,还必须设置填埋气的收集和输出管道,所以采用填埋处理法必须非常慎重,一定按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。
医药危废管理规定
![]() |
|
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《医药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》(GB51042-2014)规范了医药工业废弃物的收集、贮存、运输等技术要求,其中针对医药工业危险废物的相关规定有:
◆2.医药工业危险废物的收集,装载容器反应完整,容器材质和衬里应与危险废物相容,容器应贴有标签,标签内容应完整;
◆3.抗生素发酵药菌丝废渣必须经过灭活、灭菌等预处理后,采用危险废物专用收集容器或包装袋分类收集;
◆4.液体危险废物宜用盖顶不易掀开的带有液体灌注孔的容器盛装,宜根据液体危险废物的特性设置放气孔,液体危险废物注入容器时,应预留足够的空间;
◆5.贮存设施、场所的地面和墙裙必须进行防渗防腐处理,产生的泄露液、渗滤液、浸出液、清洗液应采取收集处理措施,严禁直接排入外环境。
◆6.医药工业高活性(如抗肿瘤类、活疫苗类)、高毒性(如抗代谢药品、烷化剂类)或高致敏性(如青霉素类)废弃物应灭活、脱毒、脱敏后再按医药工业危险废物处理;